,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财经时评 >> 医药股登陆A股的监管溯源:五年数十家药企兵败IPO

医药股登陆A股的监管溯源:五年数十家药企兵败IPO

2018-07-25 13:45:0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50001

 高层批示下,“疫苗事件”带给医药行业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作为当事企业长生生物(002680.SZ)的上市公司身份,更是将舆论的目光聚焦于资本市场。

  7月23日,长生生物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其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而被立案调查;同日上市公司协会亦对该公司进行了强烈谴责。

  在事件带动下,长生生物乃至医药股板块均出现了股价接连下跌的状况,而业内人士认为,该事件对市场带来多方影响,一方面,医药股的估值正在被机构所下调;另一方面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监管问题也被市场所关注。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从被否决公司数量和终止审查数量来看,近年来监管层对医药企业的上市采取了严口径的监管措施;统计显示,近五年来共有不少于25家药企在IPO过程中终止审查,另有不少于10家药企上会被否,且近年来终止审查和否决现象正在不断增多。

  多公司曾被否

  长生生物的股价已遭腰斩。

  交易所数据显示,长生生物在7月16日至7月24日的7个交易日内连续跌停,累计跌幅已达52.14%,而这一影响也已向医药股扩散——以中信生物医药指数(CI005154)为例,该指数在上述7个交易日类亦累计下跌已达10.69%。

  股价的下跌也直接引发机构对部分医药股估值进行了下调,就在长生生物遭到调查当天,富国、中国、中银、融通等多家基金公司基金宣布对旗下持有的康泰生物智飞生物长春高新等公司股票估值进行调整。

  “疫苗事件引发资本市场对医药股的不信任情绪,但这种情绪非理性、脱离基本面判断。”7月24日,上海一家中型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发现,仅从医药企业IPO的被否情况来看,监管层近年来并未放松对医药类企业上市的监管力度。

  根据统计,2013至今的近5年多来,共有10家药企IPO上会未获得通过,占近年来全部上会药企的12.05%。

  记者同时发现,药企IPO的否决率高于全部IPO上会公司9.18%的整体否决率2.87个百分点,而其中仅2017年-2018年间的被否药企IPO就多达7家。

  从被否原因来看,销售费过高、毛利率异常、专利纠纷成为了重要的被否原因之一。

  例如2016年IPO被否的吉林省西点药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会前,其利培酮口腔崩解片的专利无偿使用问题就被监管层所质询,此外该公司取得的新药证书是否真实有效也曾成为监管关注点。

  今年拟在主板上市而后被否的申联生物医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专利纠纷问题上败北。监管层在反馈意见时关注到,该公司曾与UBI(美国联合生物医药公司)存在纠纷,其是否对UBI技术存在重大依赖等悬念因此也被问询。

  同时,销售模式及高额推广费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也成为监管层的关注点。

  例如去年上市被否的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客户华润医药公司总经理刘彦铎卷入贪污、单位受贿一案对该公司带来的潜在影响,就被监管层所关注;其金额较大的市场拓展费以及营销活动中是否存在商业贿赂行为也成为被关注的问题。

  无独有偶,在2018年被否的海南中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其产品销售模式和过高的毛利率也成为了监管层的主要质疑,其中其逐年攀升的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且过高的业务推广费是否存在不当利益安排和商业贿赂风险,亦被监管层所质疑。

  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规定等原因成为了发审委关注的问题。

  药品质量的劣迹亦成为部分药企被否的“七寸”。例如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曾因产品质量问题两次被行政处罚和15次被有关监管部门查处和曝光,涉及其主要产品长春西汀注射液就多达5次,而该公司也在2017年的发审会上遭遇了否决;而在重庆圣华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上会被否前,生产经营是否符合《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也被监管层所质疑。

  或将持续从严

  一方面是不少药企兵败于发审委门前,另一方面则有更多药企在IPO排队过程中就终止了审查。

  7月16日,抗菌类原料药企业新宇药业的审核状态更新为终止审查,而这已是今年第6家IPO终止审查的药企,此前亦有湖南华纳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一力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长春普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IPO在排队过程中夭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2013年至今共有不少于25家拟IPO制药企业终止审查,占比达同期IPO审核申报医药企业数量(不含已过会部分)的71.43%,远远超过市场整体水平。其中2017年、2018年终止审查的药企数量就分别多达7家和6家,占近5年多来的一半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层对IPO窗口的从严审核与证监执法的过程监管,是部分药企“打退堂鼓”的内在逻辑。

  “去年大发审委出现后,整体过会率都在下降,而且加上排队过程中的严格核查,会给一些治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排队企业施加压力。”7月24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投行人士指出,“目前退市制度也在从严执行,对企业来说也不是‘一上了之’,因此会有不少企业权衡后选择撤材料。”

  据该人士分析,疫苗事件的出现有可能会让医药企业的上市迎来更加严格的监管审核。

  “目前药企这块市场关注都很高,所以像长生生物这种潜在风险,必然会被监管所更加留意和重视。”前述投行人士坦言,“针对药企上市的监管可能会越来越严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已有5家IPO排队药企更新状态,分别为已经完成反馈的浙江车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已经预披露更新的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之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处于“已受理”状态的天津同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