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财经时评 >> 隔夜美股暴跌下A股能否顶住?别被恐慌吓到

隔夜美股暴跌下A股能否顶住?别被恐慌吓到

2018-10-25 13:32:11 来源:腾讯证券 浏览:60001

腾讯证券10月25日讯,受外围市场影响,A股市场早盘大幅低开,在房地产、大金融等权重股拉抬下,沪指红盘报收并收复2600点整数关口,市场二八分化明显,小盘股走势疲软,两市涨幅超5%的个股不足百家,场内资金依然较为谨慎。

截至收盘,沪指涨0.02%报2603点,深成指跌0.21%报7529点,创业板指跌0.82%报1273点。亚太股市全线大跌,日本日经225指数收跌3.7%,韩国综指跌2.4%创21个月新低。澳洲ASX 200指数收跌2.8%。

众多财经大V深入解读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美股连续大跌,可能是特朗普景气终结的前兆

美股连续大跌,可能是特朗普景气终结的前兆,预示美国经济可能已经见顶,这对全球经济形势、宏观政策、资本市场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十年一个轮回,我们都还记得1987、1998、2008发生了什么,周期即轮回,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人性像山岳一样古老亘古不变。

本轮美股大幅下调直接原因是利率上升和风险偏好下降:一是利率中枢水平持续上移压制估值,二是投资者对通胀上行、美联储加息加快、经济放缓、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中东地缘形势紧张等条件下提升的避险情绪。

中金海外策略:美股再度大跌 短期波动仍或延续

由于市场再度触发了大幅下跌且已经跌破了250天的均线,因此昨天这一跌幅本身可能会加大投资者的担忧情绪,市场波动仍可能延续;而后续如果进一步触发部分交易策略的抛售(如程序化交易、CTA、风险评价等等),则仍可能给市场带来压力,类似与2月份的情形。此外,在这种情况下,美股特别是科技板块相对较高的仓位和获利盘也会加大市场的压力。因此,短期而言,交易和情绪因素依然是主导,市场仍需要消化一段时间。

多方: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不要被美股暴跌的恐慌所吓到

美股大跌对全球股市都会有影响, 全球金融市场相关度还是比较高的。因为之前的政策救市的力度蛮大,对A股影响会相对小一些。现在要坚持价值投资,不要被美股暴跌的恐慌所吓倒,A股之前已经率先完成了调整。

凌通盛泰投资管理董事长董宝珍:美国股市大跌,助力中国股市估值修复

为什么美国股市下跌,答案是一切高估的资产都会下跌,没有什么复杂的道理,就这么简单,美国股市高估了他十年的持续大牛迟早要走到这一步。经历过牛熊市的人,可以看一下今日之美国股市的走势跟2000年中国股市牛市的顶部走势特征几乎完全一样。由于中国股市长达十年的萎靡不振,种种原因聚合在一起,中国股市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过剩资金的最佳流入地。美国股市下跌之后很多人会莫名其妙的,不理性的,毫无道理,毫无逻辑的恐慌性跟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与客观事实完全南辕北辙。

联储证券温州营业部总经理胡晓辉:A股底部区域就在此

美股技术形态呈现破位态势,而美国量化交易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一但趋势形成,下跌会自我强化。诱发调整的因素很多,首要因素正如特朗普强烈抨击鲍威尔加息过快造成的,过快的加息诱发经济前景担心,更多诱发美股上涨的逻辑发生变化。因为美股上涨的主要资金来自于上市公司大量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回购股票,轻松在股息与利息之间套利,过快加息无疑提高利率,让流入股市资金减少,其他还有美沙争执,美国民主党要员接到邮包炸弹,美国威胁推出中导条约担忧世界冲突等。

从恐慌角度,今日股指在短周期技术调整需求与美股下跌诱发调整。但昨日反弹龙头券商大旗未倒,上涨逻辑犹存,资金入市确定,预期还有重磅政策对冲,比如降低印花税,证金再次入市等。因此底部区域就在此,可依据技术信号择机低吸。

知名财经博主凯恩斯: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下行空间有限

美股三大指数跌幅最少的道指跌幅都达到了2.41%,最多的纳指跌幅达到4.43%从技术指标来看,国庆节期间,美股已经出现了见顶信号。美股大跌导致A股低开,但是从长期来看美股下跌会缓解外部因素。考虑到A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下行空间有限,政策底已经出现,未来会有减税等更多政策利好 支持A股反弹。

巨丰投顾投资总监郭一鸣:美股暴跌对A股影响是短暂的

近2年来,美股下跌超2%已经多次,在美股漫长岁月走势中,这种表现也是不多见的。美股的大跌,对于全球资本市场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最近的一次美股大跌下A股迎来暴跌,而在隔夜美股暴跌之后,亚太股市出现大幅走低。A股出现大幅的低开走势所以影响也仅是短暂的。值得注意的是,近期A股刚刚有所起色,尤其是在救市举措密集出台的当下,市场对于A股的反弹寄予希望,但美股的再次大跌,短期或使得反弹提前夭折,也再次使得筑底周期加长。不过,当下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政策底十分明确,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对于投资者来讲,从中期角度,不妨趁低开整理之际,继续择取优质标的予以配置。

知名财经博主黄斌汉:暴跌是美股时代结束 A股场外50万亿资金正被激活

美股见顶暴跌冲击叠加。这种冲击是非常大的,大到怕。但越是这种冲击,越能逼出罕见的利好。极限对极限、负负得正。A股总市值才43万亿。而公募基金就超10万亿,私募基金也超10万亿,还有保险资金、理财产品30万亿。市场本身的上市公司持有现金26万亿,加上大部分股票是产业资本,就是股东股权是不动的。市场流通部分10多万亿的炒作为主。而其它主要金,目前主要仍在低风险的货币基金,理财基金为主。大量的钱现在是死钱不动。只要行情一来,盘活这些沉死资金,就能推动超级牛市。

知名财经博主涨停老妖:指数可能会有深V的走势

美股历史高位,A股历史低位,A股近期渐渐走出独立走势,加之估值底和政策底的已经被市场认可,市场底有个筑底的过程。短期看,受到美股影响会有个下挫的过程,但是近期走势金融板块的强势表现依旧可以期待,不排除近期下探后指数有个深V的过程,主要看金融板块的强弱。各地救市政策陆续出台,A股伴随着有个筑底的过程,A股终究会走出独立的走势。短线会打乱节奏,主要心理层面打击大,加上反弹四日市场面临方向选择,但中长期A股已经具备底部特征。

知名财经博主冯矿伟:A股会逐渐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

美股大跌,首先A股低开,这是短线的联动性所致,比如亚太股市跟随隔夜美股大幅度低开,日经指数低开低走。除了联动性,市场也会有独立性,道琼斯工业指数是日线顶背离后,破趋势,反抽趋势不过后的再度下探,是有自身的下跌逻辑的,A股是在低位,二者不是一个位置,短线的影响会有,长线而言,A股会逐渐走出自己的独立行情。操作上继续等待两条路线:1、新低的底背离;2、突破趋势。除此之外,不见兔子不撒鹰。

知名财经博主股市风云:A股消化掉外围影响后,仍将继续反弹

美国股市构筑顶部,将开始熊市之旅。A股目前正在筑底,每股下跌会有一定心理层面影响,但会有限,未来影响会越来越弱。A股消化掉外围影响后,仍将继续反弹。操作上投资者明确目前A股处于中期大底性质,回避强势股补跌品质基础上借回调继续捕捉中期机会为理性。可继续关注券商、国企混改、次新和消费及消费电子、5G板块等受益经济转型和升级龙头股。

空方:

长城证券金牌投顾林毅:大盘未来在2500点拉锯

全球市场下跌,让大家想到2008年2500点到1664点的阶段,一晃十年,但映射还在。国内虽然政策底但救债务而非救市场,债务的本质是资产创收能力弱,所以盈利下行风险未能消化下。市场弹性应该还有,但指数确实低于预期, 未来2500点来回拉锯。

知名财经博主丁大卫:大盘能否守住缺口很关键

隔夜欧美股市大跌,从技术上看,美股均跌破了年线,预示也要进入熊市。对A股的影响肯定比较大,会打乱刚刚有所起色的反弹行情,今天低开是肯定的,关键是盘中看,能不能守住本周一的缺口(2553-2565),如果守不住,那么还要去往下考验2449点的支撑力度。外围股市的暴跌考验A股“政策底”的有效性,跌破2449点还会祭出更大的政策底。

知名财经评论员郭施亮:需要关注两个看点

对于当前的A股市场,在美股大跌的负面影响下,将会直接影响到A股市场的实际承受能力。不过,在实际情况下,需要关注两个看点,一个是本周一A股市场大幅跳空缺口会否得到完全回补;另一个则是股市是否有效企稳2638点熔断底之上。退一步分析,如果A股市场最终完全回补本周一的跳空缺口,且未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回升,那么股市不排除有进一步筑底的可能,而届时可能倒逼更具实质性的政策措施出炉,但在熊市环境下,市场自我调节过程会颇显复杂与艰辛,投资者仍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湘财证券首席投顾樊波:A股重回弱势将难以避免

隔夜美股暴跌,对A股影响还是会比较大,虽然本周A股在金融股(尤其是券商股)的带动下出现大幅反弹,但我们却一直强调券商的暴涨与2014年11月底有本质区别,并没有改变市场原有的下降趋势,更不是牛市来临的信号,那么外围环境一旦变差,A股重回弱势将难以避免。

知名财经博主玉名:A股受美股大跌影响 情绪修复还需时间

2016年以来外资已成为A股主要增量资金,外资持股市值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重已从16年初的2.8%上升至2018/06的6.4%,持股规模仅次于公募基金的9.1%与保险公司的7.9%。这意味着,全球投资者的情绪对A股影响是日趋增加的。这其实才是所谓的为何美股和全球市场跌了,A股往往会出现低开的根本因素。前面分析到了陆股通资金也是如此,股民可重点监测其趋势。短期来看,A股受美股大跌影响,情绪修复还有一个过程。

实际上,A股的内因更为重要一些。玉名认为如今中期反复筑底的过程中有两个因素格外重要,第一,想让估值起作用,要体现的是盈利下滑是否达到了底部,何时呈现全方位的增长;第二,资金面转折需等去杠杆出现拐点。这些改变,才是A股底部的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 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