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证券行情 >> 中报净利降超七成 温氏股份迎“弱周期”大考

中报净利降超七成 温氏股份迎“弱周期”大考

2017-08-16 10:09:2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50001
温氏股份(300498)
相关股票:
相关板块:

  8月15日,创业板“市值第一股”温氏股份(300498.SZ)公布2017年半年报。期内营业收入251.24亿元,同比下降11.4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8.1亿元,与去年同期的72.3亿元下降了74.95%。

  尽管公司对业绩下降给出了是由“猪周期”进入价格下行通道导致盈利水平不佳的解释,但同业的牧原股份(002714.SZ)却在同期内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上涨11.92%,在弱市“猪周期”突围成功。

  经记者调查,二者在经营模式上有明显差异,特别是以“企业+农户”为主的温氏模式在弱势行情下的成本护城河效应正在消退。

  “企业+农户”模式遇困局

  公开资料显示,温氏股份是一家以肉猪、肉鸡养殖为主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肉猪养殖约占公司主营业务的63.42%,这也使得“猪周期”行情的好坏成了公司盈亏的“晴雨表”。

  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肉猪上市897.12万头,同比增长11.46%,收入165.81亿元,同比下降6.80%。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商品肉猪盈利水平同比大幅下降。

  “养猪盈利向好时,种猪的繁育量就会增大,但这也会导致存量挤压,到后期,存量种猪的压货就会在市场上显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也导致猪周期从盈利走向衰减。” 8月14日,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生产和市场难以同步,类似的猪肉价格出现周期性波动较为常见。

  尽管处于“猪周期”价格下行期的温氏股份有苦衷,但同业的牧原股份却在弱市中实现了“突围”。

  据牧原股份2017年中报显示,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上涨了11.92%。

  同属于弱周期之下这一增一减的盈利差异缘何而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通过调查,在双方的养殖模式上找到了答案:在弱市环境下,温氏股份“企业+农户”的成本优势在消退。

  温氏股份中报营业数据显示,肉猪类养殖收入173.26亿元,成本为130.55亿元,毛利率为24.65%;牧原股份中报营业数据显示,生猪养殖收入42.29亿元,成本为27.77亿元,毛利率为34.34%。

  冯永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家公司同业务的毛利率却不一。这与温氏目前推崇的“企业+农户”模式不无关系。

  据了解,温氏股份的经营是与农户挂钩合作,从领养种苗、代工饲养到产品上市。相比于牧原“自育自繁自养大规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在仔猪及饲料供给上显得极为被动。而牧原股份则覆盖了整个“母猪-仔猪-肥猪-上市”的产业链,对仔猪本身就拥有定价权,因此成本被压低。

  此外,由于猪肉价格步入下行区间,利润被摊薄,厂家“以量保价”的做法也比较普遍,但就温氏股份的经营模式,东莞证券研究所农业分析师黄凡在8月14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农户”的模式不易在生产结构的调整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东莞证券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6年间,当猪价攀高时,次年牧原股份出栏量增幅越大;猪价趋低时,次年温氏股份的出栏量增幅越大。“农户虽然有保底,但行情不好还是不敢轻易增产,像牧原‘猪海战术’的做法在温氏现阶段很难推广。”

  机构增持

  尽管目前的业绩不算抢眼,但在刚刚今年二季度,部分公募基金已经开始对温氏股份进行加仓,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共50家主力机构(基金49家、券商理财1家)持有温氏股份,持仓量总计0.71亿股,占流通A股1.63%。其中,基金持仓与上期相比增仓的有26家,增持1062.37万股;减仓的有8家,共减持104.41万股。

  8月15日,国内某农业产业股票型基金经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周期性个股的价格走势往往与所属行业的景气度高度相关,因此在猪肉价格探底之时,正是主力资金左侧布局之际。

  据国金证券近期一份报告统计,生猪价格自2016年6月突破20元/公斤的历史高位之后,已经开启长达一年的下行周期,目前价格相对处于历史低位。国金证券指出,随着产能的逐步出清和中小养殖户的加速退出,有望催生新一轮的猪价上行周期。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