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股要闻 >> 杰美特的五大疑问 财务信息是否可信?

杰美特的五大疑问 财务信息是否可信?

2020-04-17 08:15:38 来源:环球网 浏览:50691

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产品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保护类配件为主,涵盖移动电源、数据线等其他配件。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的营收、净利在2017年到2019上半年都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在看似靓丽的财务数据背后,杰美特却存在诸多财务疑点,非常值得关注。

  疑问一:应收账款计提减值是否充足?

  根据招股书披露,金立系列手机曾是杰美特的主要产品之一,金立公司也是杰美特主要客户之一。2019年1月16日,稳坐二线手机品牌头把交椅的金立突然传出股权被冻结的消息,原因是金立拖欠供应商欧菲科技六亿元货款,被该企业向东莞市人民法院申请了保全;时至目前,“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早已多次被最高人民法院公示为失信人。

  招股书还显示,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末,杰美特对“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为842.03万元,而且与2017年末对该客户的应收账款金额完全一致,推测这笔款项至今尚未能够收回。这不禁令人质疑,杰美特针对这笔应收账款是否足额计提了坏账准备?

  疑问二:供应商是否处于同一实际控制?

  杰美特的主要供应商包括了“东莞市捷之和塑胶实业有限公司”,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均是杰美特的第一大供应商,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注册成立于2016年6月、注册资本仅为200万元,该公司的发起股东、经理为自然人胡平,持股比例为40%。

  与此同时,胡平同时还是“深圳市七彩佳人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这家公司现已注销。而“深圳市七彩佳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为自然人成元凤,而成元凤还是“深圳市福鑫成塑胶模具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深圳市福鑫成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则是杰美特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第2大供应商。

  这两家供应合计占到杰美特采购总额的20%左右,请问那么这两家供应商是否属于同一实际控制?是否应当合并进行采购金额的信息披露?

  与此相似的是,2017年第4大供应商“东莞市凤岗劲铭塑胶五金制品厂”,与2019年上半年第3大供应商“东莞市嘉泰塑胶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的注册地址均在为“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布心基工业区一路3号B区”,这两家供应商是否同样处于同一实际控制?对此,杰美特并未接受记者采访。

  疑问三:毛利率跳升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招股书披露,杰美特的毛利率在2016年到2018年期间,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近,甚至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然而在上市前的2019年上半年,杰美特的毛利率突然提升了7个百分点以上,而同期同行业平均毛利率却是下降的,这导致杰美特毛利率大幅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特别是杰美特的出口业务毛利率,从2018年的37.74%大幅跃升到2019上半年的46.84%。对此,杰美特也未给出合理性解释。

  疑问四:财务数据是否真实?

  杰美特曾经在2015年6月、2017年12月都发布过招股说明书,其中均包含了2014年度的采购数据。根据杰美特2015版招股书披露,2014年度采购主要原材料之一的塑胶原料金额为1414.21万元、占总采购额的比重为5.71%,而在2017版招股书中披露的金额则仅为1267.57万元,仅此一项就相差了150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针对2014年度采购原材料的价格,2015版招股书披露的塑胶原料、PU料两项原材料价格分别为22.8元/千克和19.33元/码,而在2017版招股书中披露的上述3种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则分别为23.48元/千克和23.21元/码,均与前次披露存在较大差异,其中PU料采购价格前后偏离幅度高达20%。

  更何况,杰美特在2015年版招股书中披露2014年度采购PU料735.17万元,相比2017版招股书披露的2014年度采购PU料金额712.77万元还多出了数十万元。再考虑到前述的2015版招股书披露2014年度PU料采购价格相比2017版招股书还略略低,就意味着杰美特在前次发布的招股书中认定的2014年度PU料采购数量,远远高于2017版招股书中确认的数量。

  疑问五:人均产品产量大增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招股书披露,在2016年到2018年期间,杰美特的经营规模快速增长,产品产量从2016年的2534.07万个增加到2018年的6295.59万个,增幅高达一倍以上。但与此同时,杰美特的员工总数却还减少了,仅从2016年的1202人减少到2016年的938人,同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科目金额增幅也不超过10%。

  这也就意味着杰美特的人均产品产量,在2018年相比2016年大幅增加,几乎相当于2016年的2.5倍;而且在传统加工制造业多数采用计件工资制的背景下,产品产量增加一倍以上,但支付的人力成本金额也并未见明显增长。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与报价 - 使用许可协议